GRB 970228 | |
---|---|
![]()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GRB 970228 | |
發現 | |
發現時間 |
1997年2月28日 02:58 UTC |
發現人 | BeppoSAX |
持續時間 | 80秒 |
位置 | |
赤經 | 05h 01m 46.7s |
赤緯 | +11° 46′ 53.0″[1] |
曆元 | J2000 |
紅移 | 0.695[2](寄主星系) |
距离 | 8.123×109 光年[3] |
星座 | 猎户座 |
能量 | |
總能量輸出 | 7044520000000000000♠5.2×1044 J |
參見伽瑪射線暴、分類:伽瑪射線暴 |
「GRB 970228」是一個於1997年2月28日錄得的伽瑪射線暴。
BeppoSAX衛星找到是次伽瑪射線暴的相關天體位置,一些觀測的結果顯示這個未知天體在天空的角移動速度相當快,表示它與地球的距離並不太遠,從而帶出這次伽瑪射線暴在附近周圍某處發生。
至1997年5月8日,BeppoSAX於鹿豹座錄得另一次伽瑪射線暴,地面控制中心的人員即時透過互聯網就是次爆發發出警報,七小時後,美國一位名為霍華德·邦德(Howard Bond)的天文學家,於亞利桑那州基特峰國立天文台以90厘米口徑望遠境,成功找到相關光學源。
5月11日,一眾天文學家於夏威夷冒納開亞使用Keck II望遠鏡,去尋找該物體的電磁波譜,結果顥示一些吸收線,一些特定頻率的光線會被地球與該物體之間的氣體吸走,這些吸收線的樣式會隨不同的原子與分子而變化。
該物體的移動會令這些光譜產生多普勒偏移現象,其紅移數字為0.835,由於紅移的數字是與距離成正比,透過比較宇宙膨脹所產生的紅移,這顆天體距離地球達數十億光年。
因其中一次觀測結果指這顆天體距離地球近,而另一次卻得出距離地球遙遠,兩次結果的出入使天文學家感到困惑。他們懷疑最少一個有關連的光學源在伽瑪射線暴期間通過爆發源,又巧合在同一時間及位置發生,從而影響觀測結果。一些天文學家也未能找出這顆「搗蛋」天體的固有運動。
透過這些觀測結果,天文學家可找到微弱的可見光及爆炸後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的餘暉,同時又錄得一些紅移數據,證明這次爆炸於遙遠的宇宙深處發生。而先前的高固有運動速度結果也迅即被否定,哈勃望遠鏡於1997年9月的觀測也顯示是次爆炸炸後的餘暉並不存在固有運動。